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201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压轴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201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压轴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201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压轴试卷及答案网页版,高中,高三下,语文,高考,压轴试卷,答案,2014年,福建省试卷
摘 要: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3)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


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参考答案

16分) (1)秋风萧瑟           (2)浑欲不胜簪          (3)幽咽泉流冰下难 

(4)梳晓鬟也          (5)濯清涟而不妖        (6)伤心秦汉经行处  

2.3分) C (短:说坏话。)

3.3) D(①写方孝孺肩负的重任,③赞颂方孝孺“言”必能为君所用,④些作者认为方孝孺有此想法已经很久了。)

4.3分) C(“对方孝孺知难而上的改革精神的赞美”有误,作者就是怕他死守古制,泥古不化。)

5.(1)(3分)远的可比皋陶、夔,也不是张良、贾谊能比的。(“远”“伦”各1分,大意1分)

(2)(3分)必定能在祸患到来之前补救他的过失。(“失”“患”各1分,句式1分)

6.(1)“暗”字有“默默的”“悄悄的”之意( l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l 分)。 

(2)以浓浓春色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忙”、农事的“息”( l分),巧妙地渲染了农村一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l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的热爱,又有对辛勤劳作农人的赞美(或说:表达了春色正妍而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l分)。

7.(5分)AB(A“见到了督军”,“督军答应他们”错误,是署里的赵科长出面讲话,承诺督军署会派人慰问受伤的学生,让聚集在广场上的同学早点回去。于是,学生们离开了广场。可是,赵科长的诺言迟迟未履行。B“五四”活动纪念日应为“五卅纪念节”那天。)(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8.(5分)(1)“此图”指西川地图(1分)。因张鲁欲兴兵犯境,张松自请前往许都说服曹操攻打张鲁(1分)。本想借机献图给曹操,不料曹操不予礼遇,还乱棒打出(1分)。回川途中,却受到刘备厚待(1分),便献地图给刘备。刘备最终入主西川(1分)。

(2)“见不得人的去处”是宫中。(1分)这段话是加封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的元春在元宵节归家省亲时说的。(2分)她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1分)贾妃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1分)

9.(1)(3分)【要点】孔子主要从“义”的角度去看待“勇”,把“勇”分为“有义之勇”和“无义之勇”;孟子主要从事否对天下有利的角度去看待“勇”,把“勇”分为能够安天下的“大勇”和好勇斗狠的“小勇”。

(2)(3分)【要点】所谓“大勇”就是要能在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使百姓得到安生;而不能逞个人的义气,斗勇使狠。

10.(3分A(A.这种现象应是“各种文学体裁之间互相渗透,吸取其他体裁的艺术特点,变化出带有新的气质的作品”的例证)(3分)

11. 既要立足于正在变革的现实,(第一段概括);又要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艺,(第三段第五行);更要充分发扬民族的传统特色。(第三段第五行)(3分)

12.(3分)①中国是诗的国度,诗遗产丰富,为诗歌复兴提供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肥沃土壤。(倒数第三行)

   ②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封闭的农业国,外国的优秀文学在当代中国被广泛接受,为诗歌提供了吸取其他民族更多文学营养的平台。    (化用第一题,从第三段概括)

(甲)13.(5分)C D(解析:C项“我”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肇教授;D项说“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不当,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不会出现同事之间的流血斗争。因为壶里装的是沙子,维护它只不过是维持一种信念。)

14. (4分)①线索作用,用“水壶”串联起明暗两条线索(或说“两个故事”),肇教授与 “我”的故事和“我”与其他几人走出沙漠的故事由水壶串联起来;②是叙事的焦点,全篇围绕“水壶”叙事,考察队队员的品格由生死攸关时的一壶“水”得以显现;③制造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悬念”,揭开了“水壶”的谜底,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

15.(6分)【要点】在作者看来,村庄是古老的,千百年来,产生于土地之上,扎根于土地之中,饱受风雨蹂躏,遭受贫穷苦难,一直未曾改变;(3分)同时,村庄是沉默的,在沉默之中更表现出一种麻木,越来越凋敝破败,这种现状无法得到改变。(3分)

(乙)13.CE(C项“中国当代作家能得以“重新发现“乔伊斯、艾略特等作家,都得益于他”错;E项“倒叙手法”错)(答对一个得3分,答对两个得5分)

14.这句话表现了施蛰存在挨批斗时高傲首尊的风度以及对对手的蔑视;揭示了他虽历经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却没有面目全非的原因。

15. (探究示例)①小说故事情节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走出困境。②从肇教授设计安排“一壶水”最后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这个具有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的。③从孟海的言行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利己的一面,可以引发人们对伟大与渺小、奉献与自利的思考。④从“我”认真履行肇教授的重托,带领大家走向希望的言行中,我们坚信这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永远可以发扬光大的。(本题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两个方面探究,只要阐发的道理符合文本即可)

16.(1分)答:谑

17(2分)答:明察秋毫(2分)

18(3分)【示例】寓意:教育(1分)已成为农民家庭(1分)的沉重负担(1分)。

19(观点1分,能说出2点充分的理由4分,表达流畅、语句通顺,结构完整2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观点一:英语需要掌握,但母语更不能忽视。首先,开放的中国,需要国人掌握英语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与世界沟通;其次,尊重、认同中华文化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国公民的前提条件;再次,与其抱怨英语学习充斥国人的生活,不如知耻后勇,在继承和发扬本国文化底蕴方面,努力做点什么、改变些什么。

观点二:现代社会有些人操着半洋不土的“夹生语言”,却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归依,是一种悲哀。其一,尊重、认同本国文化,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二,社会上出现过度的“英语热”,责任不全在个人,各领域的各种考试中英语总是绕不过的必考科目,对国人是一种误导;其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不断提升自己的中华文化素养作为终身不能停止的必修课。

 

【文言文翻译】

与方正学书

    我与您相别十多年,这期间,我仰慕您的感情的深浅,书信收到与否,只是小事罢了,姑且放着不提。只有您,关系着天下人的期望。您与士人的进用和废退、天下人的幸与不幸有关。听说您被召见,估计这时候一定到了京城,承担重要职务了。这实在是天下的大幸,所以冒昧地向您进言。

    大凡天下有才学的人能被任用固然是难得的,但是善于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的人尤其难得。像张良对于汉高祖,能运用自己的才学;贾谊对于汉文帝,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为什么呢?张良对于汉高祖,知晓事情可以实行再进言,进言没有不符合实际的,汉高祖任用他,当时就得到好处。所以像樊哙、郦食其和汉高祖那样亲密,也不能离间他;像陈平和周勃被汉高祖那样信任,也不能指责他;像萧何和曹参被汉高祖那样相信,也不能剥夺他。这就是张良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的缘故。贾谊对于汉文帝,不能洞察有些事皇上不能做却轻易进言,并且又说得太过分,所以大臣周勃、灌婴等人,才能抓到他的把柄说他坏话。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文帝不采纳他的言论,这就是贾谊不能施展他的才能的原因。现在皇帝求贤用才的心意,向上可比得上尧、舜,原本不是汉高祖、汉文帝可比的;您辅佐国君、施恩百姓的方法,远的可比皋陶、夔,也不是张良、贾谊能比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明君良臣千百年来只能相逢一时。您如果见到我们的国君不被问就罢了,如果问到您就一定能畅所欲言;您不说就罢了,说了我们国君就一定都会采纳。使人民能处在尧、舜那样和乐升平的盛世,就在这个时候了,这难道不是天下的大幸吗!    、

    虽然如此,但是天下的事情本来有既能通行于古代又能通行于现在的,也有能通行于古代而难通行于现在的。如夏历、周代的礼帽等,这类既可通行于古代又能通行于现在;又如井田制度、分封制度等,可通行于古代而难通行于现在。可通行的就施行,那么人们遵从它就容易;难通行的却施行,那么人们遵从它也就困难。遵从它容易,那么百姓就以获得它的好处为乐,遵从它困难,那么百姓就遭受那祸患。这就是君子得到治理国家的机会时,可贵之处在于能因时制宜的原因。您在这些方面,精细考虑并藏在心里不是一天了,做起来如翻转手掌一样容易,哪里还要等我多说呢?然而我听说有智慧的人考虑千次,一定有一次疏忽;愚笨的人考虑千次,一定会有所得。所以不能不向您进言。

按人之常情,爱一个人很深,并且对他可能遇到的祸患考虑周密的话,必定能在祸患到来之前补救他的过失。如果等到他已经产生过失,再去补救,这就是爱得不深从而考虑得不周,那难道是忠心吗?天下像我这样了解您很深,爱护您很周到的人,本来就多,我私下认为对您忠心的人,还没有能超过我的,请您稍稍体察。

【作文参考立意】本题论点提炼要有由物及人的思维前提。

用关键词句法提炼论点:

从“有的树”的角度,抓住“不能承受”,可以提炼论点:

1、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2、缺乏承受苦难的坚韧和智慧,就会受挫甚至毁灭。

3、生命中常有无法承受之重。

从“雪松”角度,抓住“完好无损”,可以提炼论点:

1、面对承受,学会减压。 

2、承受也是一种幸福。    

3、看淡压力。  

4、要学会随机应变。

用由果溯因法提炼论点:

从二者综合的角度考虑,为什么有的树承受不住雪的压力,而雪松面对厚厚的积雪却“完好无损”?因为有的树本性就比较脆弱,或者不像雪松那样懂得弯曲,在承受不住时,弯曲一下,让雪从枝头滑落。由此可提炼论点:    

1、要坚韧地面对苦难。   2、妥协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3、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成功的要素。   4、人生贵在承受


上一篇:2014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压轴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