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初三试卷 -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初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网页版,初中,初三下,语文,中考语文试卷,答案,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试卷
摘 要:江苏省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àngrán生机。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生命的绚......


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盎然  聆听  惬意  【解析】此题考查拼音拼写以及汉字书写,完成时,注意不要将“盎”误写成“昂”;不要将“聆”误写成“领”,不要将“惬”误写成“怯”。

2.心旷神怡  【解析】此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心旷神怡”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安理得”指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根据语境,应该是与自然亲近,内心会感到心情舒畅,所以用“心旷神怡”。

3.示例:汲取一口清泉,你会感受生命的起源。【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注意句式相同。

4.(1)示例一: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示例二:我们不当大自然的统治者,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  (2)在摆脱了成人世界的禁锢后,享受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没有人为制造的命令,没有约束人的规矩,充满着永无止境的新奇和快乐,大自然的温馨和快乐使他忘记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3)略  【解析】(1)此题考查对广告专题知识的把握,内容围绕爱护自然即可。(2)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把握。比较简单。(3)此题考查综合表述,考查对启事这一应用文的把握,完成时注意格式和内容即可。

5.(1)思而不学则殆(2)带月荷锄归(3)落红不是无情物(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句的背诵和积累。(1)-(4)是一般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特别要注意现代诗歌的背诵和积累。(5)是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抓住题干中的“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来思考。(6)是运用性默写填空。完成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乘风破浪”即可得出答案。

6.芦花  孤舟 肃杀、凄寒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

7. 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 ,亡国之恨。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首词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忆和回想,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亡国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8. 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

9.(1)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2)超过(3)种植 (4)担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如(1)“感激”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是感激”;(2)“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4)“患 ”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 》中的“无冻馁之患矣”。

10.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

11.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意在表现范仲淹。

12.①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③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

【附译文】

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

(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 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

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推动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

13.材料A抒发了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慨。材料B则清楚地告诉人们一生时间分别去了哪里。材料C说明了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涉及不同的文体,完成时,应围绕“时间去哪儿了”。

14.举例子、作比较  说明时间的长短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是不同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完成时,首先应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然后再进行分析。

15.材料A运用的是抒情的表达方式,材料C运用的是是说明的表达方式。虽然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材料A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具感染力,使人深思。材料C则清楚地让读者知道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解析】此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表达方式有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五类。

16.示例:要懂得感恩,要把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是娱乐和休闲上。  【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应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材料A主要是写母亲对照顾小孩过程的回忆,然后抒发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所以可以得出我们要懂得感恩这一启示。

17.①出差回来,在火车上看到的亲切的落日。②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看到的若有若无的落日。③两千年前,屈原投江时的落日。④布鲁诺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完成时,注意概括清楚时间和人物。

18.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记忆中的落日过渡到对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写;点题,照应文章第⑧段。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我们一般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该句是在文章中间,所以结构上承上启下。

19.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间迷离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从题干可以知道,该题要求从语言特色方面进行分析,所以,可从修辞或者语言的整散角度进行分析。

20.“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这句话表现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完成时,应弄清楚“旭日”和 “落日”其实就是同一个太阳。

21.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落日的赞美。不同点:甲抒发了自己对家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乙抒发了对太阳让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赞美。  【解析】此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完成时,注意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

22.思路点拨:此题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作文题目“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其实是一个倒装句,按一般逻辑应为“我流连这样的画面”,前者突出了“这样的画面”,所以我们审题时,要注意此文应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其次,“这样的画面”可以写“我”成长过程中,对“我”人生产生影响的画面,也可以写父母对“我”平平淡淡、若有若无却从不间断的关爱之情等画面。还有师生情、同学情、社会上陌生人的关爱之情等画面。“流连”的意思是不愿意舍弃或离开,有依依惜别之意。所以,这篇文章,必须要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要求语言有文采,形象生动,凝练含蓄,感情色彩浓厚,能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


上一篇:2014-2015学年人教实验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