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广西省柳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广西省柳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广西省柳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中,高三下,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2014届,广西省,柳州市试卷
摘 要:广西柳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1卷(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熨(yùn)......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 1题,共1 20分)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

后来(贼寇)又多次进犯,多次被击退,于是贼兵相互告诫,不再敢靠近乐陵城。此事报知朝廷,许逵得以升官二级。

(“数”“却”“戒”“遂”“闻”必须准确译出)


(2)汉卿语人日:“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

张汉卿对人说:“宁王府是必然要叛乱的,汝登恐怕也要成为文天祥了吧?”

(“语”“必”“反”“其”“乎” 必须准确译出,“其”必须译为推测语气词)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译    文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4分)

  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写秋风秋雨初定,雁群频飞,渲染秋意,寄寓乡思;颔联借他乡叶落,寒夜孤灯,烘托诗人的孤单凄楚;颈联写小园空寂,寒夜滴露,与僧为邻,更突出孤单寂寞的心境;在前文景物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尾联直抒胸臆,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失落和忧愤。

提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赋分来看,从题干“对本诗”的要求,均可以判断应当逐联分析。

(2)既然诗人是寓居灞上,那么,将“寄卧郊扉久”中的“卧”改为“居”,是否更恰切?为什么?(4分)

①“卧”比“居”更准确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百无聊赖、寂寞孤单的常态,②也更准确地表明诗人未得起身、未获任用的人生际遇。总之,“卧”比“居”更充分地表现诗人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失意和忧愤。

解题思路:

高考炼字题着眼于形象描写的生动性思想感情的含蓄性议论说理的深刻性语言搭配的精美性四个方面,本题是个动词,应着眼于描写的生动性,再由果索因,体会感情的深刻性。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可以合并到第二步)“卧”在此处有“僵卧孤村,百无聊赖”之意。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准确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百无聊赖、寂寞孤单的状态。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本题“居”无特殊手法)

第四步: 作用1、或描绘了某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

             2、 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诗人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失意和忧愤。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1)题计分)

(1)子贡问为仁。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注:常见名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注:本题可用对称(对偶)法推出)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暗示:高考默写题课外2分,课内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远处的青山

【英】高尔斯华绥

①就在刚刚过去的三月里,在一个充满痛苦的日子——德国发动它最后一次总攻后的那个星期天,我还登上过这座青山呢。那个阳光和煦的日子,南坡上的野茴香浓郁扑鼻,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当时我俯身草上,暖着面颊,为那新的恐怖寻找安慰。“但愿这一切快些结束吧!”我自言自语道,“那时我就又能到这里来,而不致这么伤神揪心,不致随着表针的滴答,又有一批生灵惨遭涂炭二啊,难道这事永无完结吗?”

②现在,总算有了完结,于是我又一次登上了这座青山。头顶上阳光灿烂,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这时心头不再痉挛,身上也不再有毒气侵袭。和平了!仍然有些难以相信。不过再不用紧张地去谛听隆隆炮声,或去查看那倒毙的人们,张裂的伤口与死亡。和平了,真的和平了!

③此刻,在这座青山之上,我能在温暖阳光的覆盖下安然睡去。我甚至能心情欢快地做梦,不必担心醒后好梦破碎;即使做了噩梦,睁开眼睛后也就一切消失。我可以抬头仰望,而不会突然瞥见那里拖曳着一长串狰狞可怖的幻象,或者人对人所干出的种种伤天害理的惨景。我能一动不动地凝视澄澈而蔚蓝的晴空,而不会时刻受着悲愁的拘牵;或者俯视光滟的远海,而不致担心波面上会再浮起血污。

④天空中各种禽鸟的飞翔,海鸥、白嘴鸭,以及那徘徊于白垩坑边的棕色小东西,对我都是欣慰,它们自由自在,一只画眉正鸣啭在黑莓丛中,那里叶间晨露未干。轻如蝉翼的新月依然隐浮在天际,远方不时传来熟悉的声籁,而阳光正暖着我的脸颊。这里见不到凶猛可怕的苍鹰飞扑,而下,攫去那快乐的小鸟。这里不再有歉疚不安的良心把我从这逸乐之中唤走。张目四望。你看到眼前的蜗牛,它那甲壳被雕镂得如此精致,它头顶细角,恍如童话里的小精灵,角端作蔷薇色。你俯瞰从此处至海上的一带平芜,它浮游于午后阳光的微笑之下,活了起来,这里一片空旷,没有树篱,但有许多生机勃勃的树木,还有那银白的海鸥,翱翔在色如蘑菇的耕地或青葱翠绿的田野之间。你凝视一株小小的粉红的雏菊,慨叹它生逢其时。你注目那棕红灰褐的满谷林木,上面乳白色的流云低低悬垂,暗影浮动。这一切,是只有大自然的一个日子风和日丽,而观赏大自然的人的心情也分外悠闲的时候,才能见得到。

⑤在这座青山之上,我对战争与和平的区别也认识得更加透彻。我们并没有领得更多的奶油或更多汽油,战争的外衣与装备还笼罩着我们,报纸杂志上还充溢着敌意和仇恨。据说,此次战争爆发之初曾有一位艺术家闭门不出,把自己关在家中和花园里,不订报纸,不会宾客,不闻杀代之声,不睹战争之形,每日唯以作画赏花自娱。只不知他持续了多久。难道他这样做法便是聪明,还是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比那些不知躲避的人更加厉害?难道一个人连自己头顶上的苍穹也能躲避得开吗?连自己同类的普遍灾难也能无动于衰吗?

⑥我把手掌狠狠地压在草叶上面,然后把手拿开,再看那草叶慢慢直了过来,脱去它的损伤:我们自己的情形也正是如此,而且永远如此。战争的创伤已经深深侵入我们的身心,如严霜浸入土地。在为了杀人流血这桩事情而战斗、护理、宣传、修工事的人们当中,很少有人是出于对战争的真正热忱。如果我们能把一切男女对战争所发出的诅咒全部聚集起来,那些哀歌之多恐怕连笼罩地面的高空也盛装不下。

⑦那美与仁爱所在的“青山”离我们还很遥远。什么时候它会更近一些?人们甚至在我所偃卧的这座青山也打过仗。.在这里,云雀的欢歌,香花与芳草,健美的欢畅,空气的新鲜,星辰的庄严,阳光的和煦,还有清歌与曼舞,淳朴的友情,这一切都是人们渴求的呀。但是我们却偏偏要去追逐那浊流一般的命运。所以,战争能永远终止吗?

⑧现在我躺在草地上,听任思想自由飞翔。这是四年零四个月以来我没有领略过的快乐。那安详,如海面上轻轻袭来的和风,那幸福,如这座青山上的睛光。

【注】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本文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4.从本文内容看,作者明明身处青山之中,但又把本文的题目定为“远处的青山”,这是什么道理?(4分)

在本文,“青山”既指作者身处的山,也象征作者理想中的充满美和仁爱、没有战争的世界。作者意识到,这样的理想世界距离人们还很远,尚未能实现,故称之为“远处的青山”。

(答出“青山”的象征义得2分,解释“远处”意得2分。意思对即可)


15.战后,作者登上青山,他的内心产生了哪些感想?(6分)

作者的感想是:①为战争结束、和平到来而欢欣,为又能自由悠闲地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而欢欣。②感到自己的思想自由飞翔,感到安详、幸福。③但也感到战争的残暴景象仍历历在目。④意识到在战争中,没有人能躲避,没有人能无动于衷。⑤认识到人们多诅咒战争,渴求和平。⑥认识到美与仁爱的“青山”距离人们还很遥远,和平离人们还很遥远。

(据文章各段段意概括整合,每点内容占1分,意思对即可)


16.请在本文第④、第⑤段范围内,找出三种表达技巧,并分别作简要赏析。(6分)

①点面结合:第④段,既写了各种禽鸟自由飞翔,也写了 “一只画眉正鸣啭在黑苺丛中”;既写了海边“一带平芜”的生机勃勃,也写一株粉红雏菊的美丽。效果:充分而细致地表现了大自然生命的自由美好。

②远景近景结合。第④段,既写远处的飞鸟、新月、田野,也写眼前的画眉、蜗牛、雏菊。效果:从空间方面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生命的自由美好。

③拟人:第④段,以“自由自在”形容天空的飞禽,以“快乐”形容小鸟,以“微笑”形容阳光,生动体现了大自然生命的自由美好。

④比喻:第④段,用“轻如蝉翼”来喻新月,突出了新月的轻灵;用“童话里的小精灵”来喻蜗牛,突出蜗牛的精致可爱。

⑤反问:第⑤段,连用反问来责问那位闭门不出的艺术家,强调在战争中无人能够躲避。

⑥排比:第⑤段,用排比和反复,写一位艺术家在战争期间“不订报纸,不会宾客,不闻杀伐之声,不睹战争之形”,强调其躲避战争、逃避现实的虚妄企图。

⑦使用第二人称:第④段,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领读者进入青山上所见的美景之中。

(以上为例,其他合理答案亦可。每答出一种手法并能简要说明其效果,即得2分。)


17、读完本文后,你对战争与和平有怎样的认知?(6分)

①战争违背善良的人性。战争使人们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好;战争期间的人们,谁都难以躲避战争的伤害。

②战争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矛盾;战争结束,也不意味着和平的真正实现。

③人们渴求自由的生活、淳朴的情谊和美丽的自然,诅咒战争,但尚未学会摆脱战争的命运。

④战争源自人们之间的矛盾和人们思想的狭隘,而和平的基础是人们对美和仁爱的共同追求;有这一共同追求的引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真正的和平终将实现。

⑤文学家、思想家们对战争的批判和控诉,是实现真正和平的重要力量。

(观点应以本文思想内容为根基。每答出一个合理观点得2分)

注:复习《考前提示》之《高考散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思路》!

六、(15分)

18.下面一段话有五处语病,请分别找出,并往横线上说明应如何修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5分)

①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建立备用水源,②一些城市甚至连基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也不容乐观。③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④目前我国有2200多个水源地,⑤尚有三成还未纳入保护区体系内。⑥反观德国的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⑦迄今为止已建立了近两万个左右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⑧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之所以不积极致力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错误的发展观念和保障饮水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①在“备用水源”加“保护区” (主宾搭配不当)

⑤删“还”(语义重复)

⑥“德国的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改为“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德国”(否则第⑦句无主语)

⑦删“近”或“左右” (句式杂糅)

⑨删“因为”“造成的”(句式杂糅)

(每指出并改正一处得1分)


19.阅读以下语段,并依照划波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格处分别填人恰切的文字。(6分,每句2分)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开篇之始,就是他老人家持杯望月,怅然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突出标明主角是他自己。然后,由人及月,由月而人,他的心境,全在这首词中表达出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他的神往,是他的憧憬;“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他的遐思,他的凝想;“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                           ;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

 ⑴是他的遗憾,他的悲叹 

 ⑵是他的自慰,他的宽解 

 ⑶是他的展望,他的愿景 

注:这是续写、仿句、语段压缩的综合考察。有一定的创新。


20.模仿以下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自定两个陈述对象,分别造—个句子。(每句2分,共4分)

例句:古树,是一位惯看秋月春风、阅尽人间兴废的历史老人。

⑴新月,是一叶飘遥于天宇、承载着梦幻的小船。

⑵瑞雪,是一个滋润大地、传播春天消息的使者。

(要求用暗喻句式,本体与喻体恰切,内容健康)


七、(60分)

21.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康德离开人世前的一个星期,身体已极虚弱。但医生来看他时,他照例起身相迎,请医生就座——只是这次是颤巍巍的。医生忙说:“您是大师,是我的前辈,您不必起身,”康德说:“一个人,总得有一生坚持的东西。我现在年老体袁,但对人的尊重没有离我而去,对给予我帮助的人的感激没有离我而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方法:关键词句分析法

作文参考立意:

①尊重他人,是值得一生坚守的美德。

②尊重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感激给予我们帮助的人。

③尊重人者,获得尊重;予人尊严者,获得尊严。

④因为不苟且,因为坚持,美好的行为才升华为崇高的品格。

⑤美德懿行不需外在条件,不当言行不应找借口。


参考作文选《状元之路》:

1、P35《成功需要执著》

2、P83《读懂坚持》《守望者》

3、P94《敬人者,人恒敬之》

4、P105《报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上一篇: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提优卷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湖南省2014年3月高三语文十三校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