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积累(38分)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8分)
cháo shuǐ jù shuō ào mì zhú jiàn
( ) ( ) ( ) ( )
yán jiū jià shǐ bēi cǎn wéi kàng
( ) ( ) ( ) (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屹立(yì) 霎时(chà) 愚昧(yú) 惩罚(chéng)
B. 霸占(bà) 溺水(nì) 船舶(bó) 花卉(huì)
C. 潜入(qiǎn) 哲学(zhé) 花蕊(ruǐ) 冶炼(zhì)
D. 鹅卵石(nuǎn) 诸位(zhū) 轰隆隆(lōng) 家雀儿(què)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观查 奥秘 横七竖八 呼风换雨
B. 虚弱 痕迹 愤愤不平 锣鼓宣天
C. 幻想 选择 精疲力竭 随遇而安
D. 玩强 慎重 滕云驾雾 奔流不息
4.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1)“梅须逊雪三分白”中“逊”的意思是( )
A. 退让 B. 比不上 C. 谦逊
(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中“少女”的意思是( )
A. 年轻的女孩 B. 小女儿 C. 未婚的女子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娲救出了在洪水中挣扎的人们。(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观潮》一文中,作者按“潮来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其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一句,写出了大潮的雄伟气势。
(2)《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的道理;《雪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梅和雪各有千秋。
(3)《爬山虎的脚》中,爬山虎的脚长在_______上,它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颜色是_________的。
(4)《精卫填海》中,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体现了它___________的精神;《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___________,遭受惩罚却不屈服,展现了他___________的品质。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阅读《夜间飞行的秘密》片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揭开——( ) 模仿——( ) 立刻——( ) 安全——( )
2. 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3分)
3.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这体现了( )(3分)
A. 蝙蝠的飞行技术高超 B. 科学家善于观察和思考 C. 雷达比蝙蝠更先进
(二)课外阅读(13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的银杏叶
秋天来了,校园里的银杏树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远远望去,那一片片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又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枝头轻轻摇晃。
走近一看,银杏叶的形状很特别,边缘是波浪状的,像小姑娘裙摆上的花边。叶片上有一条条细细的纹路,那是它的叶脉,就像爷爷手上的皱纹,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一阵风吹过,银杏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有的慢悠悠地飘,像在跳着优雅的舞蹈;有的打着旋儿落,像在和大树妈妈告别;还有的一下子就坠到地上,像着急去探索大地的秘密。我弯腰捡起一片,摸上去软软的、滑滑的,凑近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
我喜欢秋天的银杏叶,它不仅美丽,还像一位信使,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1. 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银杏叶(3分)
2. 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把银杏叶比作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出了银杏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用“﹏﹏”画出文中描写银杏叶飘落姿态的句子(2分)
4. 作者为什么喜欢秋天的银杏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信使”?请写出两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与习作(35分)
1. 口语交际(5分)
我们身边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的现象,比如“有人随手扔垃圾”“有人乱砍树木”。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现象,说说该如何劝说这种行为,注意语气友好、理由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习作(30分)
题目:《我眼中的_______》
要求:① 从1-4单元学过的事物中选一个(如钱塘江大潮、爬山虎、精卫等),填在横线上;②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事物的特点或精神;③ 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 潮水 据说 奥秘 逐渐 研究 驾驶 悲惨 违抗
2. B(A项“霎时”shà;C项“潜入”qián、“冶炼”yě;D项“鹅卵石”luǎn、“家雀儿”qiǎo)
3. C(A项“观查”→“观察”、“呼风换雨”;B项“锣鼓宣天”→“锣鼓喧天”;D项“玩强”→“顽强”、“滕云驾雾”→“腾云驾雾”)
4. (1)B (2)B
5. (1)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示例:要是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公园放风筝。
(3)科学家揭开了秘密。
(4)在洪水中挣扎的人们被女娲救出了。
6. (1)潮来时 潮退后 千万匹白色战马
(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3)茎 蜗牛的触角 嫩红
(4)坚韧执着 火种 勇敢不屈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揭开——揭露 模仿——仿照 立刻——马上 安全——平安
2.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3. 都是通过“发出信号→信号遇到障碍物反射→接收反射信号”来判断方向、避开障碍物(雷达的无线电波对应蝙蝠的超声波,雷达天线对应蝙蝠的嘴,雷达荧光屏对应蝙蝠的耳朵)。
4. B
(二)课外阅读
1. 外形 飘落姿态 触感与气味
2. 小扇子 黄色的蝴蝶 形状和颜色美
3. 有的慢悠悠地飘……像着急去探索大地的秘密。
4. 因为银杏叶不仅美丽,还像一位信使,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5. 示例:枫叶、桂花(或“大雁、菊花”等)
三、口语交际与习作
1. 示例: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会让环境变脏,还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我们可以把垃圾扔进附近的垃圾桶,这样既能保持环境整洁,也能让大家在干净的环境里生活,你觉得呢?
2. (略)评分标准:① 补题符合要求(1-4单元事物),2分;② 写出事物特点/精神,结合课文内容,10分;③ 语句通顺,结构完整,10分;④ 字数达标(不少于350字),5分;⑤ 书写规范,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