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高三试卷 - 汕头市2014届高三语文8月测评试卷及答案

汕头市2014届高三语文8月测评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所属栏目: 高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汕头市2014届高三语文8月测评试卷及答案,高中,高三上,语文,测评试卷,答案,2014届,汕头市试卷
摘 要:广东汕头高三语文8月测评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针灸/韭菜弥漫/奢靡殷实/殷红拾掇/拾级而上b.穴位/戏谑侵略/亲家铁锹/悄然赡养/瞻前顾后c.裙裾/拮据峥嵘/诤言......
广东汕头高三语文8月测评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针/菜   漫/奢   实/红   拾掇/级而上

B. 位/戏   略/家   铁/然   赡养/前顾后

C. 裙/拮   嵘/言   聒噪/淡   装/不边际

D. 绥靖/骨   缄默/信   飞/悍   益/官野史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人把娱乐当职业,焚膏继晷,夜以继日,昏天黑地,既荒废了事业,又累坏了身体,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B.今年初,应《汽车生活》杂志蓝主编的约请,我每月为他们杂志写一篇关于交通文明的小短篇,虽说都属管窥蠡测之作,几个月下来也有万言之多。

C.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D.张老一生,皓首穷经,甘坐冷板凳,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成绩斐然,令人敬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多年来,赵广军“生命热线”累计志愿服务5万多小时,接访求助个案14570例,帮助千千万万的失足青少年扶回正路。

B.离开文化的浸润和文明修养的增强,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苍白和空虚,内心极度焦虑,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变得紧张了。

C.各地要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新路子,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D.根据社科院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高,其次就是离退休人员,农民工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低。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放在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学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

 ①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究

 ③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

 ④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⑤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

 ⑥唤起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A.①⑤③④②⑥  B.④②⑥①⑤③  C.④①③⑥②⑤  D.②⑤③④①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相率设席经             接受,学习

B. 仇家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     诬陷

C. 无庸列置郡县,财屈力         竭尽,耗尽

D. 帝独明其他              无,没有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判铨欧阳修之请           所诎               

B. 判寺王洙命吏印纸行文书      光亦充可告语

C. 民困烦苛           充与议变法前           

D. 自新法行           及确预政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3分)(      )

A. 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B. 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

C. 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      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 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 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安                                       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3分)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4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与歌者米嘉荣①

唐  刘禹锡

唱得《凉州》②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注:①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凉州》是具有奇特之调的曲子。

(1)概括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三题计分)(6分)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4)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扬州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 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画家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画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写实的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13.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14.画线句“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超越”与“切近”,是否矛盾?为 什么?(4分)

                                                                               

15.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只见小虾不见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右图)表现出来的中国绘 画的特点。(4分) 

                                                                                                                                                    

>


上一篇:广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8月测评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3-201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散步》研讨与练习说明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