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易错题
一、易错点辨析
辨析一: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与物体在这段路程上所用总时间的比值。例如,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v1,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v2,则物体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而不是速度平均值辨析


二: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只有选定了参照物,才能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辨析三:s-t 和 v-t 图象的物理意义
解答图象题的方法步骤:
(1)识图:弄清图象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并根据图象的形状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析图:分析图象的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的含义,收集和概括相关信息。
(3)用图:由问题入手,从图象中寻找相关信息解题。
辨析四:误差与错误
在测量各类物理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但可以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且能够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
二、典例精讲
【例题 1】小明去上学,以V1的速度走过一半路程后,再以V2的速度跑过后一半路程,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例题 2】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10909m,“奋斗者号”手臂靠近并成功抓取岩石状物体样本后,遥控抛下压载铁后安全上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后,以海面为参照物,“奋斗者号”是运动的
B.“奋斗者号”手臂靠近岩石状物体样本时,以手臂为参照物,岩石状物体样本是运动的
C.以海面为参照物,上浮的“奋斗者号”是静止的
D.以抛下的压载铁为参照物,上浮的“奋斗者号”是静止的
【例题 3】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乙与丁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例题 4】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甲图所示把小车放到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到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橦击金属片的时间 t1,停表记录的时间如乙图所示,由以上测量即可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s1=______ cm,t1=______s, v1=______m/s (保留三位小数);
(3)用同样的方法可测量并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三、素养提升
【强化 1】李军家距学校 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 1 m/s的速度走完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 1.5 m/s的速度走完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强化 2】如图为我国航天员首次跨出空间站面向太空站立不动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航天员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航天员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D.航天员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强化 3】暑期,学校要租甲、乙两辆客车送八年级的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若乙客车从学校出发先行 18km后,甲车才沿相同路线从学校出发追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若它们都是匀速行驶,则如图所示中,不能正确地描述两车行驶状态的是( )

【强化 4】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cm)的斜面顶端 A 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 A、B、C 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_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cm/s;
(3)如果在 A 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 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 AB
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第一章 参考答案
一、易错点辨析
辨析一: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与物体在这段路程上所用总时间的比值。例如,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v1,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v2,则物体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而不是速度平均值
辨析二: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只有选定了参照物,才能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辨析三:s-t 和 v-t 图象的物理意义
解答图象题的方法步骤:
(1)识图:弄清图象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并根据图象的形状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析图:分析图象的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的含义,收集和概括相关信息。
(3)用图:由问题入手,从图象中寻找相关信息解题。
辨析四:误差与错误
在测量各类物理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但可以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且能够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
二、典例精讲
【例题 1】小明去上学,以�1的速度走过一半路程后,再以�2的速度跑过后一半路程,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例题 2】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10909m,“奋斗者号”手臂靠近并成功抓取岩石状物体样本后,遥控抛下压载铁后安全上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后,以海面为参照物,“奋斗者号”是运动的
B.“奋斗者号”手臂靠近岩石状物体样本时,以手臂为参照物,岩石状物体样本是运动的
C.以海面为参照物,上浮的“奋斗者号”是静止的
D.以抛下的压载铁为参照物,上浮的“奋斗者号”是静止的
【答案】B
【详解】A.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后,以海面为参照物,奋斗者号’的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所以奋斗者号是静止的,故 A错误;
B.奋斗者号手臂靠近岩石状物体样本时,以手臂为参照物,岩石状物体样本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岩石状物体样本是运动的,故 B正确;
C.以海面为参照物,上浮的奋斗者号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奋斗者号是运动的,故 C错误;
D.以抛下的压载铁为参照物,上浮的奋斗者号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奋斗者号是运动的,故 D错误。故选 B。
【例题 3】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乙与丁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答案】C
【详解】甲是 s-t 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像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 s 不随t 的变化而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是 v-t 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像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 v 不随 t 的变化而变化,即速度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丙是 s-t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像是一条射线,表示 s 与 t 成正比,速度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丁是 v-t 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像是一条射线,表示 v 与t 成正比,即物体处于加速直线运动。由上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乙与丙。
故选 C。
【例题 4】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甲图所示把小车放到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
到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橦
击金属片的时间 t1,停表记录的时间如乙图所示,由以上测量即可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