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回顾·拓展一

温馨提示: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回顾·拓展一的图片如果出现 “进度条” 说明图片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候...,如果加载太久,请刷新一下页面重新加载。。。
 


交流平台
此次“交流平台”要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内容:一是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二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要紧密地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第一个交流的内容即本组专题──走进西部,要引导学生结合四篇课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对祖国西部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 西部大开发建设等方面的了解和感受。在交流时还可借助图文资料。第二个交流的内容是两篇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草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杨》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每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基础上,发现上述表达方法。在此次交流过程中,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尝试运用。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如,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质疑 背诵 搜集资料等方面,只要有所收获,都可与同学交流。
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天涯:天边。这首诗的大意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波涛滚滚,巨大的水势如同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教师相机指导。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趣味语文
1.教学建议。这是一个传说故事,表现了写字人才思敏捷,在写《凉州词》漏掉一字的情况下,妙用标点,化诗为词,使慈禧转怒为喜,连声称妙,从而保住了身家性命。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也就是把握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品读故事中的诗和“词”,感受这首临时创编的词,同样表达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同样琅琅上口;不同的是原诗读起来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这首“词”多了一些委婉曲折之意。最后可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并让学生将原诗背诵下来。
2.相关链接。(1)《凉州词》简析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度:越过。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他写的这首诗表达了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诗意: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2)诗与词的比较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古体诗只要求大体押韵,句式可齐可不齐,句数不限。格律诗在句数 字数 声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又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分为五律 七律 五绝 七绝等。律诗的二 四 六 八句押韵,两联必须对仗。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 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有词牌。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在音韵上,词和音乐密切结合。词不是面的展开,而是点的深入,抓住一点,描之绘之,渲之染之,步步深入,细入微芒。

声明:我们收集的教材来源于网络,所有版权都归相关出版社,如果冒犯您的权益,我们会进行相关处理。请广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这一点。我们努力收集相关的教材只为自己提供便利,可能也为你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