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学校网首页 - 中学试卷 - 初三试卷 - 广州市海珠区2013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综合练习试卷

初三试卷:广州市海珠区2013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综合练习试卷

所属栏目: 初三试卷
【字号: 】【背景色 收藏此页】 【关闭
 关键字:
关键词:广州市海珠区2013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综合练习试卷,初中,初三下,语文,综合练习,2013年,广州市,海珠区试卷
摘 要:海珠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座位号;同时填写考生号,再用2......
海珠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练习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座位号;同时填写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古  心  平  断壁残        B.意  胆怯  挈  锲而不舍    

C.    勉  词夺理        D.大  野  骗  恃才放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就在这严冬的天空中荡漾了。

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C.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缭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D.那双眼睛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老师除了给我们传授文化知识,还常常         地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

(2)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光孝寺、镇海楼、陈家祠这些         的建筑令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3)蒲松龄的《狼》叙述了一位屠夫智斗恶狼的故事。故事启发我们遇到危险要         才能摆脱困境。

(4)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         ,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A.苦口婆心    朴实    见机行事    不以为然

B.苦心孤诣    古朴    看风使舵    不以为意

C.苦口婆心    古朴    见机行事    不以为意

D.苦心孤诣    朴实    看风使舵    不以为然

4. 下列句子中语病的一 (3分)

A. 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交通规则,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B.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节目,意在提高未成年人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C.在“广州范本”环保包装大赛上,作品能否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环保性、节约性和创新性。

D.计划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合作的交通,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5.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①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②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6.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请你为学校开展此系列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2)学校可以举行哪些活动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呢?请你提出一条建议。(2分)

二、(2小题,15分)

7. 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B.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凭危更多难。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D.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E.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F.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鸟向檐上飞,青山独归远。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题只选4题作答。)(4分)

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③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⑤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⑥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根据语境或要求,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古代诗歌常常蕴含哲理,给我们以启迪,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让我们坚信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②古人喜欢把“菊”写入诗中,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                     ”,表现了诗人对菊的喜爱。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3)小惠未,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4)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入见威王           有时发白帝

B.皆美于徐公             扶苏数谏故

C.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不能察

D.臣妻私臣               燕、赵、韩、魏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推己及人,劝谏齐威王要慎防身边小人的蒙蔽,多听取意见,才能治理好国家。

B.一个“善”字,表明了齐王的态度,可见他是一位重贤明理、能察纳雅言的国君;同时衬托出邹忌讽谏的说服力。

C.齐威王下令,根据进谏内容对治国帮助程度的大小,对进谏者进行上、中、下三等奖赏,可见他强国决心之大。

D.邹忌进谏的成功,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充分了解对方,直接指出对方问题所在,语言要通俗易懂。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描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的画面。(3分)

(2)请找出本诗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2分)

四、(9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

如果你可以放大或缩小

   如果把身体所有部分按照任意比例放大或缩小,会不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著名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就游历了巨人国和小人国这样神奇的地方,里面的巨人和小人正是常人的放大或缩小版本。虽说这些仅是荒诞小说中的情节,但并不妨碍我们去一探究竟。

  先看看巨人国的情况。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假设当体型放大之后,身体的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即都是同样的元素、同样的分子、同样的蛋白质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巨人们的身体密度和普通人类都是一样的。那么,他们的体型越大,单位面积上骨头要承受的力就越大,这将直接导致巨人国里的人要比我们更容易骨折。

实际上,生物界里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如果把一张蚂蚁的照片和一张大象的照片放大到同等大小去比较,很容易发现大象的腿要粗得多。如果真的把蚂蚁按照自身的比例放大到大象那么大,按照上一段中的分析,它一定站不起来,而大象为了能站立,它必须让自己的腿很粗才行。

那小人国里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他们骨折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扰,比如视力问题。按照光学的理论,由于他们瞳孔直径是按比例缩小的,因此这导致的一个比较悲剧的后果就是:假定他们的身形是我们的1/10,明视距离(最适合正常人眼观察近处较小物体的距离)也就是我们的1/10,当他们的书上印的字和我们的一样大时,那么只有书中每行的字数是原来字数的1/10,每页里的行数也是原来行数的1/10时,他们才能看清。

在动物界中也确实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为了视力不至于太差,体型较小的动物的眼睛在身体中占的比例都偏大。婴儿一生下来的时候体型比成人小很多,可是眼睛的大小却基本已经和成人一样了。一些小动物也是,如果他们的体型只有人类体型的 1/10,可是眼睛大小却明显比人眼睛的 1/10 要大。为了保持一样的视力,眼睛大小与身型其实是呈几次方的关系,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你见过蚂蚁从高处跌落到地上摔死吗?尽管这个跌落的高度是它身高的很多倍。要知道我们人类只要从比身高高几倍,也就是几米高的地方摔下来就会一命呜呼。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体型越小越不容易骨折这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空气阻力。当从很高的高处跌落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在速度很小时,空气阻力正比于面积且正比于速度),最终下落速度将是匀速的,称之为极限速度 ,此时空气阻力和重力平衡。因此。对于蚂蚁来说,它的体型如此之小,以至于极限速度就会变得很小,不论从多高的地方落下,只要蚂蚁能承受这么大的落地速度就不会摔死了。(摘自果壳网,有删改。)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巨人们的身体密度和普通人类都是一样的,那么巨人国里的人要比我们人类更容易骨折。

B.巨人们的体型越大,单位面积上骨头要承受的力就越大,这将间接导致巨人国里的人要比人类更容易骨折。

C.作者比较蚂蚁的照片和大象的照片,是为了说明体型小的生物腿很细,体型大的生物更容易骨折,要腿很粗才能站立。

D.体型很小的生物如蚂蚁在相对于他们身高很多倍的高处摔下来不会被摔死,而体型很大的生物如我们人类就不行。

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人国里的迷你人,骨折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他们的瞳孔直径也是要按比例缩小的,视力就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之一。

B.身形只有普通人类1\10大小的迷你人,他们书本上印的字的大小、每行字数、每页行数都必须是我们的1\10时,他们才能看清书本。

C.选文以初生婴儿的眼睛大小与成年人基本一样为例,说明体型较小的动物的眼睛只有占身体较大比例,才能视力正常。

D.体型较小的动物的眼睛在身体中占的比例都偏大,如体型只有人类体型1\10的小动物,眼睛就明显比人体1\10要大。

15. 蚂蚁在比他们身高高很多倍的地方摔下来不会被摔死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7题。

以教育认识自己

叶圣陶

  天下最可怜的事情莫过于自己不认识自己。有的人因为不认识自己的缘故,走入歧途,一切堕落,事业不得成功,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何等的危险。

  认识自己有两方面:一为自己的主体,或称“自我”;一为自己的环境,或称“外物”或“客体”。单是自我,不会有正确的认识;单是被认识的客体,也不能认识自己:必须明白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了环境,方能认识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的就是我们的环境。

  我们的行动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环境有支配或决定人生的力量,同时又有引诱人生入于某种途径的力量;我们受种种外物的支配和引诱都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所以要认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行动才会有目标、有意义,不至于成为盲目、不正当的行为。

  在认识环境之后,应当认识自己的本身。认识自己的本身,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地位。一个人能否尽自己的责任,是以认识自己的地位与否为先决的条件。各个人的地位本来是环境的反映,但是对付这个环境因人而不同,不是机械地受其支配。所以对于环境,就有能否适应的分别。所谓适应,既非屈从,又非反抗,乃是恰当利用环境之谓。

  要利用环境,除了认识环境之外,第一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第二是自己的能力,第三是自己的能力在所处的地位能够发挥的作用。所以环境的认识和自我的认识都是必要的。

认识客体的环境和自我主体的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相当的知识学力,才能辨别是非,分清黑白。这当然是教育的责任了。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学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入正轨,使其了解世界的大势,本国的情状,以及学生所负的使命和个人所处的地位。            

(节选自《叶圣陶教育文集》。)

16.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论述了“天下最可怜的事是自己不认识自己”的观点。

B.走入歧途以及事业不成功的人都是因为不认识自己的缘故。

C.必须接受教育获得相当的知识学力才能明辨是非分清黑白。

D.所谓适者生存是指人是环境的产物机械地受着环境的支配。

17.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作者认为怎样才算是认识了自己?请分点作答。(3分)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

一起去看

刘心武

①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②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③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不吱声。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欠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母亲就叹气:“他这阵不知道怎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④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有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裁判生气。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地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⑤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进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是不懂我!”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⑥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去看球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⑦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⑧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人带去……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前往比赛场地。

⑨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⑩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有删改。)

18.通读全文,补填下面表格内容。(6分)

儿子成长阶段

父  亲

儿  子

九岁

①带儿子一起去看球

①高兴

十六岁

②想带儿子一起去看球



上大学

③与儿子侃球



工作后

④约儿子一起去看球

④答应一起去看球



⑤想带坐轮椅的父亲一起去看球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第④段中,父亲为什么大嚷“我输了!”? (2分)

  (2)第⑧段中,“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前往比赛场地。”请描写出儿子此时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4分)

20.文中加点的“带你去看”与“一起去看”蕴含的意义分别是什么?(4分)

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从儿子的成长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

(1)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上一篇:2013年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数学质量检查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文科)

城市学校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城市学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城市学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城市学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城市学校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城市学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QQ:1191060874

 热门试卷

更多

 教学视频

更多教学视频

  • 梅林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语文 课程:拓宽思维 新颖立意 年级:高三 版本:原创 教师:董丽丽
  • 罗湖区翠园东晓分校教学视频
    学科:语文 课程:致女儿的信 年级:初三 版本:人教版 教师:陶丹丹
  • 西丽二中教学视频
    学科:数学 课程:比较线段的长短 年级:初一 版本:2 教师:古敬居
  • 北大南山附中教学视频
    学科:数学 课程:蚂蚁怎样走最近 年级:初二 版本:2 教师:莫盈盈
  • 布心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科学 课程:物质转化的规律 年级:初三 版本:5 教师:金蕾
  • 坂田万科城实验学校教学视频
    学科:语文 课程:社戏 年级:初一 版本:人教版 教师:甘亚峰
  • 观澜二中教学视频
    学科:数学 课程:梯形复习 年级:初二 版本:2 教师:刘迎风
  • 坪地街道坪地中学教学视频
    学科:体育 课程:体操技巧:前滚翻 年级:初一 版本: 教师:王思云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建议反馈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深圳幼儿园 | 深圳小学 | 深圳中学 | 深圳大学 | 深圳培训 | 咨询 | 问题 | 讨论 | 百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试卷 | 看书 | 招聘 | 教案 | 课本 | 课堂 | 听力

技术支持:www.szxuexiao.com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